解析智能水表廠家未來發展規劃
越來越多的開始關注智能水表這個行業了,因為智能水表是實現我國智慧水務的重要一員。我國長期以來,供水行業再運營管理中存在許多痛點,如漏損問題、貿易結算問題、運營人工成本等,所以智能水表廠家的出現統一都解決了這個問題。那么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聊聊我國智能水表廠家的發展前景和優勢。
以前的人工抄表上,存在人工成本上升和人工抄錄周期長等問題。因此,越來越多的供水企業開始采購智能水表。采用智能水表后,除了智能抄表外,管網監控、水泵站監控、分區管理DMA、水質檢測、大數據分析等高級應用也可在供水公司行業推廣。
智能水表廠家在水電能源行業進入加速上升期,智能水表產銷量復合增速21%左右,明顯快于機械水表。城鎮化建設提升了水表總體需求并提高了水表智能化比例,智慧城市建設和階梯水價政策加速推動了智能水表替換機械水表。2016年我國智能水表產銷量分別為1925萬臺、1907萬臺,銷售量同比增長18.83%,實現銷售額約為43.1億元,同比增長約為17.76%。
政策層面,國家目前大力推行節水政策,工業用水計量、農業用水計量、企事業單位用水計量都會被納入節水與科學用水管理范圍。
一方面,隨著國家“兩化融合”的政策推動,智慧城市項下智慧水務及智能水表技術逐漸成熟,存在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另一方面,2019年國家出臺的《國家節水行動方案》加強節水控制和推進精細化用水計量工作,明確了到2020年,全國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要控制在10%以內的主要目標。
智能水表廠家的發展是實現智慧水務、智慧城市的硬件基礎。2018年排名前五的物聯網應用領域分別是智慧城市(23%)、工業互聯網(17%)、智能樓宇(12%)、車聯網(11%)以及智慧能源(10%)。智慧城市的范疇通常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燃氣、智慧環衛、智慧停車、智能樓宇、智慧照明等。2018年中國智慧城市相關投資將達到208億美元,并在2016-2021年保持19.3%的復合增長。到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4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