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中標訂單來看,智能電表的主流產品是2級單項電表,一般占比在90%左右。其次是1級三相電表,一般占比在10%左右,0.5S和0.2S三相電表的占比較少。智能電表屬于儀表制造業,是智能電網數據采集的基本設備之一,承擔著數據采集、計量和傳輸的任務。與老式電表相比,智能電表具有計量精度高、智能付費、電量記憶、抄表時間凍結、余額報警等多個功能,從根本解決傳統人工抄表的低效和不確定性。
電表的需求主要來自于用電需求的增加、電網建設的加速,和智能電網的發展。2018-2019年,智能電表需求快速上升。2019年國網招標量達到7386萬臺,同比增長40%;2020年國網第一次招標量為2475萬臺,同比下降35%;2020年第二次國網招標量為2731萬臺,同比下降23%,降幅有所收窄。全年智能電表招標量約為5200萬臺,同比下降29%。今年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導致招標量有所下滑。
今年8月,國家電網在電子商務平臺發布了智能電表的2020版標準:智能電表(2020版)在2013版的基礎上取消了不帶通信模塊的類型,并在產品功能設計上,如內容顯示、事件記錄等功能,提出了優化要求。目前新的標準已落地,下一批次的智能電表招標單價將會提升,并且下一批次的招標量環比有所提升。
2019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首次提出泛在電力物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內容包括數據共享、基礎支撐、技術攻關等多個方面,對未來電網的硬件和軟件都提出了更新需求,智能電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疊加新一代智能電表的標準推出,預計將帶動智能電表的更新換代。
智能電表的壽命期一般為8-10年。從2010-2019年的電表招標量來看,國網存量電表目前約有6.5億臺。除國家電網的存量電表外,南方電網和其他地方電網公司也有存量電表。2010-2019年以來國網售電量是南網的4.4倍。按照售電量比例推算,預計南網2010-2019年的智能電表存量約為1.4億臺。
國網和南網在過去10年的存量電表合計約為7.96億臺,按每10年更換一次計算,對應未來每年存量替換需求約為8000萬臺??紤]到我國發電量每年保持在個位數增長,預計未來年需求量將高于8000萬臺。
泛在物聯網的建設將會加速新一代智能電表替換傳統電表,智能電表的單個價值量將會得到提高。新一代智能電表將新增通信和儲存等功能,一般基表價格在80-100元左右,加上主控芯和通信模塊后的價格在200元左右,如果另加其他模塊,價格將會進一步上漲。預計未來新一代智能電表的價格為300元以上,較目前價格翻倍。未來隨著新一代智能電表的滲透率提高,智能電表的市場空間將逐漸打開。
從目前的中標訂單來看,智能電表的主流產品是2級單項電表,一般占比在90%左右。其次是1級三相電表,一般占比在10%左右,0.5S和0.2S三相電表的占比較少。
從2017年第一批招標到現在,2級單相費控智能電表的價格持續穩定上升。2020年第一批中標中,2級單相費控表的均價在150元/臺,較2017年第一批招標價格上漲9.8%。其他幾類智能電表的單臺價格更高,整體電表價格處于穩中有升的階段。
2019年國家電網電表招標金額合計為160億元,同比增長31%。今年受到招標量的下降,國家電網今年第一次招標金額合計為52億元,同比下降37%。
未來隨著智能電表的單體價值量提高,以及需求量每年小幅增長,預計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增長。我們預計國網2029年智能電表市場空間將達到367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14.8%。
國家電網在歷次招標中,各家公司的市占率基本保持穩定。按中標數量計算,CR10基本穩定在30%左右;從中標公司來看,除國電南瑞中標比例偏高,一般在5%左右,其他公司中標比例差別不大,一般維持在2%-3%左右。
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以中國、歐美及部分發達國家為主的國家和地區,電網建設處于成熟期,電網投資進入存量升級替換的階段;二是以東歐、亞洲及拉美國際為主的國家和地區,處于電網改造的投資高峰期;三是以拉美和非洲等地為主的地區,處于電網建設的投資初期。整體來看,全球用電需求持續增長,對電力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智能電表新標準即將實行,帶來巨量大容量NOR Flash需求。當前國電招標智能電表所依據的Q/GDW 1354-2013《智能電能表功能規范》修訂距今已有7年,隨著5G、物聯網、泛在電力網等概念的提出,智能電表也將跟隨電子工業進步的腳步而更新換代。
智能電表新標準看齊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在2012年制定的IR46標準,相較之前的標準,新標準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計量部分和功能部分要相對獨立。根據產業信息,對于單相表來說,每臺電表管理芯需要一顆128Mb的NOR Flash,計量芯需要一顆256Mb的NOR Flash;三相表管理芯需要一顆256Mb,計量芯需要一顆512Mb。
新標準施行后,將帶來近2億美元NOR Flash需求增量。2020年上半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第一次招標量同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因為國網在等待新一代智能電表正式招標而對本次招標有所減緩,新標準實施后招標量有望快速回升。
根據市場調研情況,智能電表IR46標準已經成稿,現處于待批狀態,預計采用新標準的智能電表有望在2021年上市。經過測算,預計2021-2022年NORFlash在智能電表市場規模分別為1.58/1.89億美元。
行行查,行業研究數據庫 www.hanghangcha.com
隨技術要求提升,林洋市占率呈現增長態勢。從2013年至今已有國網招標數據看,2級到0.2S級智能電表技術門檻和精確度不斷提高,集中度亦呈現提升態勢,其中2級智能電表CR5約17%,0.2S級智能電表CR3約63%。林洋能源在2級/1級/0.5S級/0.2S級市占率為3.4%/4.2%/8.9%/8.8%,市占率呈現提升態勢。
新一代智能電表的通訊、邊緣計算、非介入式負荷辨識等擴展模組將大幅提升技術門檻,產品同質化程度將有所下降,我們認為行業集中度有提升趨勢。
2019年國家電網電表招標金額合計為160億元,同比增長31%。今年受到招標量的下降,國家電網今年第一次招標金額合計為52億元,同比下降37%。未來隨著智能電表的單體價值量提高,以及需求量每年小幅增長,預計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增長。我們預計國網2029年智能電表市場空間將達到367億元,年復合增速約為14.8%。
國家電網在歷次招標中,各家公司的市占率基本保持穩定。按中標數量計算,CR10基本穩定在30%左右;從中標公司來看,除國電南瑞中標比例偏高,一般在5%左右,其他公司中標比例差別不大,一般維持在2%-3%左右。
全球智能電網建設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以中國、歐美及部分發達國家為主的國家和地區,電網建設處于成熟期,電網投資進入存量升級替換的階段;二是以東歐、亞洲及拉美國際為主的國家和地區,處于電網改造的投資高峰期;三是以拉美和非洲等地為主的地區,處于電網建設的投資初期。整體來看,全球用電需求持續增長,對電力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
智能電表新標準即將實行,帶來巨量大容量NOR Flash需求。當前國電招標智能電表所依據的Q/GDW 1354-2013《智能電能表功能規范》修訂距今已有7年,隨著5G、物聯網、泛在電力網等概念的提出,智能電表也將跟隨電子工業進步的腳步而更新換代。智能電表新標準看齊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在2012年制定的IR46標準,相較之前的標準,新標準最大的變化就是要求計量部分和功能部分要相對獨立。根據產業信息,對于單相表來說,每臺電表管理芯需要一顆128Mb的NOR Flash,計量芯需要一顆256Mb的NOR Flash;三相表管理芯需要一顆256Mb,計量芯需要一顆512Mb。
新標準施行后,將帶來近2億美元NOR Flash需求增量。2020年上半年國家電網智能電表第一次招標量同比有所下滑,主要是因為國網在等待新一代智能電表正式招標而對本次招標有所減緩,新標準實施后招標量有望快速回升。根據市場調研情況,智能電表IR46標準已經成稿,現處于待批狀態,預計采用新標準的智能電表有望在2021年上市。經過測算,預計2021-2022年NORFlash在智能電表市場規模分別為1.58/1.89億美元。
隨技術要求提升,林洋市占率呈現增長態勢。從2013年至今已有國網招標數據看,2級到0.2S級智能電表技術門檻和精確度不斷提高,集中度亦呈現提升態勢,其中2級智能電表CR5約17%,0.2S級智能電表CR3約63%。林洋能源在2級/1級/0.5S級/0.2S級市占率為3.4%/4.2%/8.9%/8.8%,市占率呈現提升態勢。新一代智能電表的通訊、邊緣計算、非介入式負荷辨識等擴展模組將大幅提升技術門檻,產品同質化程度將有所下降,我們認為行業集中度有提升趨勢。